中投顧問重磅推出"產業大腦"系列產品,高效賦能產業投資及產業發展各種工作場景,歡迎試用體驗! | 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
產品 | 核心功能定位 | 登陸使用 | 試用申請 | |
產業投資大腦 | 新興產業投資機會的高效挖掘工具 | 登陸 > | 申請 > | |
產業招商大腦 | 大數據精準招商專業平臺 | 登陸 > | 申請 > | |
產業治理大腦 | 政府產業規劃及治理的數字化高效工具 | 登陸 > | 申請 > | |
產業信貸大腦 | 企業信貸(融資)需求挖掘高效工具 | 登陸 > | 申請 > |
中投網2023-10-23 19:27 來源:互聯網
聯系電話: 400 008 0586; 0755-82571568
微信掃碼:
中國人民銀行在10月23日發布公告,表示為了抵消稅期高峰和政府債券發行繳款等因素的影響,維持銀行體系的流動性充裕,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進行了8080億元的7天期逆回購操作,中標利率為1.8%。由于有1060億元逆回購到期,所以央行當天凈投放了7020億元。
央行本輪逆回購投放規模的擴大始于上周四,10月20日央行將公開市場凈投放規模提高至7330億元,規模創下了新高,本周一逆回購凈投放規模再次超過7000億元。
資金面為何一直緊張呢?
中信證券宏觀團隊認為,政府債供給是資金面偏緊的一個重要原因。
該機構指出,8月和9月集中發行地方專項債,而10月有超過9437億元的特殊再融資債用于償還存量債務,這可能是資金面偏緊的主要原因。至于貸款方面,9月人民幣貸款同比增速減緩,而10月票據利率下降,這表明銀行信貸擴張相對溫和,可能不是資金面緊張的主要原因。未來,資金面可能會在政策利率之上保持一段時間,但很難進一步大幅收緊。
信達證券則認為,資金面緊張的直接原因可能是前期流動性持續緊縮,導致銀行負債壓力增加,再加上政府債大規模繳款的沖擊。但央行目前更多是被動應對而非主動調控,這增加了后續資金面的不確定性。
此外,光大證券指出,資金面緊張的另一個原因是臨近稅期走款高峰,機構需要增加預防性資金儲備。由于“雙節”假期的影響,10月繳稅申報日推遲到了10月23日,而10月24日至10月25日是集中走款日。一般來說,在稅期高峰前后的2-3個工作日,資金面普遍緊張,考慮到10月是傳統的稅收大月,稅期因素會對資金面產生季節性的擾動效應。
四季度資金面的走勢如何?
綜合各機構的觀點,四季度資金面可能會保持緊平衡。
浙商證券固定收益團隊預計,四季度政府債和利率債的凈供給壓力都很大,這將導致11月至12月資金缺口的增加,從而增加了年內降準的可能性。但在內外部約束的情況下,預計資金面仍將保持緊平衡,預計DR007的中樞可能難以繼續大幅上升。
光大證券則認為,四季度資金面可能仍然大體上保持中性偏緊的狀態,但隨著政府債供給放量、匯率承壓和集中繳稅走款等擾動因素的減弱,資金面的壓力已經過去,后續市場利率可能會在政策利率的中樞附近波動。預計央行將加大資金投放力度,穩定資金面的過度波動,穩定市場預期。本周到期的逆回購達到1.45萬億,央行有較大可能進行增量續作,而未來兩個月內還有1.5萬億的中期借貸便利到期,預計屆時也會采取較大幅度的增量續作以進行對沖。
央行的操作也引起了市場的關注。
信達證券指出:“考慮到政府債發行等因素的擾動尚未完全消除,如果央行仍然是被動應對的話,資金面短期內可能仍然難以恢復穩定。從季度的角度來看,央行很可能不會讓DR007的平均值明顯偏離政策利率,四季度資金面很可能會呈現前期緊張后期放松的走勢,但央行何時改變態度、出現拐點是未知的,目前只能持續跟蹤。”
申萬宏源則認為,對于資金面的判斷,央行具有絕對的主導地位,央行會根據經濟基本面和杠桿等多種目標確定合適的資金利率水平。目前,由于債券供給和財政收支等短期因素的擾動,資金面受到了影響,當然也不能排除央行為了穩定匯率而導致資金面偏緊的可能性(穩匯率——投放美元回收人民幣——資金供給減少——資金變緊)。當前資金利率已經大幅偏離政策利率,央行也采取了大規模的公開市場凈投放來維護資金面。在信貸需求仍然較弱和監管動力不強的背景下,資金面并不具備持續緊張的基礎。隨著擾動因素的減弱和央行操作的逐步生效,資金面有望逐步回落到政策利率附近。
產業投資與產業發展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專家。掃一掃立即關注。
多維度的產業研究和分析,把握未來發展機會。掃碼關注,獲取前沿行業報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