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投顧問重磅推出"產業大腦"系列產品,高效賦能產業投資及產業發展各種工作場景,歡迎試用體驗! | 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
產品 | 核心功能定位 | 登陸使用 | 試用申請 | |
產業投資大腦 | 新興產業投資機會的高效挖掘工具 | 登陸 > | 申請 > | |
產業招商大腦 | 大數據精準招商專業平臺 | 登陸 > | 申請 > | |
產業治理大腦 | 政府產業規劃及治理的數字化高效工具 | 登陸 > | 申請 > | |
產業信貸大腦 | 企業信貸(融資)需求挖掘高效工具 | 登陸 > | 申請 > |
中投網2023-10-24 08:30 來源:互聯網
聯系電話: 400 008 0586; 0755-82571568
微信掃碼:
最近,國際能源署發布的《2023全球氫能評估》報告顯示,中國在制氫電解槽的部署方面經歷了快速增長,目前處于全球領先地位。2020年,中國的制氫電解槽裝機容量還不到全球的10%,而且主要是小型示范項目。到2022年,中國的制氫電解槽裝機容量已增長到200兆瓦以上,占全球裝機容量的30%。預計到2023年底,中國的制氫電解槽裝機容量將達到1.2吉瓦,占全球產能的一半。此外,還有多個大型制氫電解槽項目正在推進。
近日,德國的“中國平臺”網站發表文章稱,中國正在積極推動“氫經濟”發展,不斷擴大綠氫生產規模。中國具備實現“氫經濟”轉型的良好條件,并且相關產品在國際競爭中具有優勢。
中國的氫能產業近期在制氫和輸氫等方面取得了多項新成果。在制氫方面,通過利用光能、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,再通過電解水制取氫氣,這種被稱為綠氫的氫氣。不久前,中國的首個萬噸級光伏發電直接制綠氫項目——新疆庫車綠氫示范項目已經全面建成投產,該項目每年能生產2萬噸綠氫,用于替代煉油加工中使用的天然氣制氫,這標志著中國綠氫工業化規模應用取得了新的突破。最近,中國能源建設集團發布了2023年氫制備設備集中采購的招標公告,計劃采購125套制氫電解槽設備。一旦項目建成,制備綠氫的規模有望達到數百兆瓦,實現規;б。在輸氫方面,從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到北京市燕山石化的“西氫東送”管道已在今年上半年納入了《石油天然氣“全國一張網”建設實施方案》。這類跨省份、長距離的大規模純氫輸送管道建設對于推動終端氫氣大規模應用、促進前端制氫成本降低具有重要意義。綠氫項目不斷增加、制氫規模不斷擴大、輸氫管道穩步建設,這些都標志著中國的氫能產業發展態勢積極向好。
目前,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制氫國家,年制氫產量約為3300萬噸。國內的氫能產業正在積極發展,已初步掌握了氫能制備、儲運、加氫、系統集成等主要技術和生產工藝,并在部分地區實現了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小規模示范應用。
中國發展氫能產業有多個有利條件:首先,中國擁有豐富的風能、光能等可再生能源資源,在清潔低碳的氫能供應方面具有巨大潛力,制備綠氫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。其次,中國擁有完整的工業門類。氫能產業涉及到制備、儲存、運輸、加注、使用等多個產業鏈環節,需要材料、化工、機電設備等多個工業門類的協同運用。中國在相關工業領域具有優勢。第三,中國在“氫能+”領域擁有巨大潛力。氫能在交通運輸領域具有廣泛應用,中國可以發揮在軌道交通、船舶海洋等交通領域的優勢,推動氫能的發展和應用。此外,中國幅員遼闊,地理氣候特征多樣。氫燃料電池不受低溫影響,可以在北方地區的低溫天氣條件下運行,為新能源汽車提供一種除了鋰電池之外的解決方案,有利于在北方地區推廣應用。
中國的氫能產業在國際合作方面也取得了迅速進展。近年來,外國企業不斷赴中國開展氫能合作。目前,現代、豐田等汽車企業在中國積極建設氫燃料電池項目,康明斯、西門子等跨國企業的電解槽也已在中國投入制氫使用。與此同時,中國也在積極“走出去”,拓展綠氫合作機會。不久前,埃及蘇伊士運河經濟特區與中國能源建設集團簽署協議,計劃共同開發綠氨和綠氫項目,目標是每年生產120萬噸綠氨和21萬噸綠氫。這個項目展示了在共建“一帶一路”能源合作方面取得的新進展。
展望中國的氫能產業前景,有多個方向可以作為未來的突破口:首先,持續發展“氫”交通,構建完善的“氫”交通體系,不斷降低制氫和運輸成本,鼓勵綠氫交通的消費。其次,促進煤化工領域與綠氫的結合,推動高耗能、高排放、高污染企業進行綠色轉型,助力實現雙碳目標。第三,持續推動氫儲能布局的合理化,解決制氫和用氫空間不匹配的問題,降低儲能成本。第四,持續加強技術創新,意識到中國的氫能產業與國際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,積極有序地進行氫能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示范,著力提升技術裝備水平和產業創新能力。
產業投資與產業發展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專家。掃一掃立即關注。
多維度的產業研究和分析,把握未來發展機會。掃碼關注,獲取前沿行業報告。